食品行业,这个较大数据、工业4.0、智能机器人、移动支付等行业冷门得多,已经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,最近朋友圈转疯了某鸭港股上市的内容,更是让业内某专注消费品投资机构赚的盆满钵满,当然,一将功成万骨枯,我们应该冷静下来,踏踏实实地看百八十个项目,成败间管中窥豹,在和前辈们、食品业内人士交流中,斗胆理了几点投资逻辑:
一,品类增长逻辑。
1,品类的市场容量及增长潜力。
1)市场容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刚需程度(目的性消费品主要取决于刚需程度)、消费人群的多寡(三大主力消费人群:90后、泛女性群、60岁以上老人)、消费场景的丰富度(随机性消费品主要取决于消费场景是否丰富,能否调动和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欲望);
2)增长潜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多大程度能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。前一阵子尼尔森出了一个消费者调研报告,诉求前三的字眼分别是天然、有机、非转基因,健康和安全现在已成为基本要求。
2,品类的竞争强度。竞争强度主要体现在有无强势领导品牌(比如酱类出了个老干妈,10年了也没有杀出一个第二品牌可以望其项背)和市场集中度(比如鸡精,前二品牌占了超过50%的市场份额);
3,品类的盈利空间。
1)盈利空间主要体现在毛利率(渠道建设的基础,有空间让各个利益方谋利),生产成本(料工费)足够低及售价高(供求关系决定,供求关系跟品类的发展阶段有关);
2)成本因素除了生产成本(制造效率),还有仓储运输成本(效率)、营销成本(效率)等
二,公司增长逻辑。
公司竞争力=产品力*(渠道力+品牌力)=产品力*(拉力+推力)=基础*力度
1,产品力。
1)产品力是公司提供标准稳定和质量安全产品的能力(最近上市的鸭脖子两大品牌都面临过这个问题,为了确保质量和可标准化,不惜牺牲了一部分口感;业内某知名消费品投资机构强调的品类运营要简单,本人理解运营太复杂主要是对产品力的挑战就会越大);产品力由文化沉淀、品性、工艺壁垒来决定;产品力是基础(好的产品是做成品牌的基础,差的产品不可能做出品牌,例如本人不久前接触过一个木瓜饮料的项目,公司说产品供不应求,产能跟不上,在喝过该公司产品后,觉得不好喝,为避免错过好项目,让周围的90后的人群也喝了,评价都一般,后来建议该公司先把货收回来,把口味反复调到好喝后再推向市场,不然尝试性购买后就没有然后了)
2)产品的卖点:卖点能否高度契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(比如业内玉米油第一品牌主打非转,就高度契合了消费者对非转基因的健康诉求);90后对产品要求:好吃、好玩、好看,泛女性人群对产品要求:性价比(为什么身边的女性去了国外就是买买买,核心在于合理的价格能买到好的品牌),60岁老人对产品要求健康、安全;
3)产品的其他特性。味觉记忆(各种味觉消费者接受程度大小不一,从大到小依次是甜、辣、酸、苦,甜能产生美好的感觉,辣能刺激味蕾,让人记忆深刻,酸能开胃,刺激唾液分泌,苦能产生回甘)、消费的仪式感(装逼+好玩,满足人性更高层次的需求)
2,渠道力。(产品和消费者的物理距离)
1)渠道力=渠道掌控能力+渠道覆盖能力,掌控能力是以品牌力为基础的,集中体现为一句话:渠道商(经销商+渠道品牌)得听厂家的,不能损害厂家利益,如果渠道商不配合,厂家可以拒绝发货,反过来说,渠道商配合的好,厂家给相应奖励;通过结款方式、终端产品陈列和价格体系可以反映出渠道力的强弱。
2)不同产品适合不同的的销售通路(KA、流通、餐饮、特渠等),比如凉茶这个产品适合餐饮渠道(人们在就餐吃了上火的食物,潜意识被激发购买欲),通过餐饮渠道带动流通渠道;而核桃类饮料就比较适合流通渠道(大多作为礼品属性被消费者买走,如果拿到餐饮渠道去卖,就很难有优势,喝了有饱腹感,还不如可乐喝的爽)
4,品牌力。(产品和消费者的心理距离)
1)品牌是一种信用,每一次消费行为都是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契约;品牌力主要存在于消费者心智当中,消费者消费时想到的是品类,与品类联想关联程度越强,证明品牌力越强;主要通过以下直观信息来体现:市场占有率;单点平均收入;终端动销;复购率;——即如何评价品牌力;
2)品牌定位和产品力、品牌广度是否匹配(比如茶油,在一些省份被称为“月子油”,人们都舍不得用来日常炒菜,那么它就应该定位在高端消费人群);定位理论本质是竞争理论,如果没有领导品牌,快速构建优势成为第一,如果有领导品牌,快速学习进化成为第二,如果第一第二品牌都相对成熟,构建自身差异化,成分细分品类老大;——即品牌定位和打法是否正确;
三,团队能力
1,股东层。结构最优:大股东(业内资深人士)和经营集于一身;次优:大股东财务出资,不干涉经营团队,团队占小股;最次:全体股东不参与经营,经营团队没有股份。
2,公司经营层。专业(认知专业、精力聚焦、行业经验)和执行力(花生油第一品牌,部队作风,执行力的典范)。
3,企业领导人及文化。正直(就像产品力,是一切的基础)、诚信(关乎食品安全和各方信任)、共享(利益共享是真正的共享)、影响力(行动派的传教士,身教胜过言传)
本文只针对产品品牌,渠道品牌投资逻辑有差异,某食品企业家说过,渠道品牌显得强势是我们产品品牌做得不够好,所以,大家一起努力,加油!